瀘縣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體驗基地項目室內實際布展面積約為218平米。 整館分為地球之光增強環(huán)境意識,危險地帶垃圾圍城,城市蔓延分類指南,曙光英雄環(huán)保衛(wèi)士等多個展廳。設計布局采用了開放性展示空間,隔斷分割動線,強調與周圍環(huán)境交流、滲透,講究對內容和周圍空間的融合,增加了空間的層次。
地面互動投影:地面互動投影是一項非常有趣的互動展項,將其放置室外,可吸引不同人群前往體驗,是宣傳的最佳方式。在地面投射不同種類的垃圾,讓體驗者通過踩踏互動對其進行一一消除,清除完畢后,畫面重新呈現出綠色場景
雷達墻:雷達墻上方與下方是以綠色森林為背景劃分的小方格,寓意著垃圾分類到達的每一個階段都是向生命重生的方格前進了一小步;同時采用雷達投影互動墻,當參觀者伸手觸碰某個垃圾圖標時,觸發(fā)彩色投影和音效,同時下方對應分類垃圾桶的顏色也會相應閃亮,增加體驗趣味性和互動性
VR垃圾分類互動:VR垃圾分類互動采用新型的互動系統(tǒng)裝置,為客戶量身定制了VR視頻內容,讓參觀者在互動體驗中學會垃圾分類,同時上下墻面部分采用廢棄礦泉水瓶的裝飾元素,礦泉水瓶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它的可再生利用率非常廣闊,在這里作為點綴,提示我們在生活中學習垃圾分類,從我們手中的那一個瓶子做起。
電子簽名留言:采用雙屏互動系統(tǒng),墻面以綠色森林和植物為襯托,參觀者可以在小屏上“書寫”自身對垃圾分類的美好愿景,以及各領導參觀完畢后進行“題詞”,滑動后,即可在大屏幕上演示出來。通過這種有趣的互動形式使展示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同時能夠吸引到更多的人參與互動,能夠更好地提升現場的人氣。
生活垃圾分類關系人民群眾日常生活, 對于推動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升社會文明程度、 創(chuàng)新基層社會治理都有著重要意義。瀘縣生活垃圾分類科普教育體驗基地建設有助于各界人士互動和娛樂中提高環(huán)境保護意識,自覺遵守垃圾分類原則,保護生態(tài)。也有助于各級領導參觀視察的同時,指導監(jiān)督瀘縣垃圾分類科普宣傳工作。